信息来源:邹向阳猪业高层交流论坛
文中图片是作者平时拍摄或收集而来,文中展示只为说明问题,不带有导向性和针对性。资料仅用于交流学习。
前言:氧气是生命之母,氧气是养猪生产的第一营养。年7月1日开始,中国养猪业从法律意义上讲进入到无抗养殖的新时代,这不仅是养猪技术创新的问题,关键是含抗养殖已经威胁到人类肉食品安全、影响人体健康,还产生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无抗养殖关乎人类食物链的安全。当然,在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养猪环境中,如何实施无抗养猪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一定是一个由政府、养猪实体、相关技术服务商多方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庞杂,还是要找到一些关键技术来突破,我认为为各类猪群创造标准的氧气内环境应该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前提。
一、认识氧气
1.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五类气体组成,其中氧气占21.0%
2.氧气的作用
氧气主要支持细胞的有氧活动,有了氧气的参与,组织和器官才能获得营养物质。氧气首先通过肺泡和心肺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氧气O2+血红蛋白Hb=氧合血红蛋白HbO2)氧合血红蛋白通过体循环向机体八大系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保障生命正常运转。缺氧将破坏细胞的有氧呼吸,损害线粒体的氧化磷酸过程,甚至造成细胞死亡,细胞死亡进一步引起组织和器官坏死,威胁生命活动。
人类新冠病毒就是先破坏肺泡功能、细支气管分泌黏液阻塞呼吸道、使氧气无法进入肺泡在肺泡中交换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造成心肺循环受阻,使人呼吸紧迫或窒息,造成多个组织缺氧、多系统功能衰竭,严重者病亡。
所以,氧气是生命之母!
3.人类对氧气的认识历史
公元年,唐朝至德元年马和著书《平龙认》,揭示了深刻的科学道理:空气和水中存在氧气。年,德国东方学者克拉普罗特读到《平龙认》手抄本,年,克拉普罗特在彼得堡俄国科学院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题目--《第八世纪中国人的化学知识》,提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马和所说的“阳气”就是“氧气”,证明中国唐朝就知道氧气的存在并能够分解它,比欧洲人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在年8月1日制得氧气早了约多年。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人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养气(氧气)。
历史记载,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和描述了氧气的存在!
4.氧气和生命的探究—藏猪和牦牛的生存现象启示
藏猪和牦牛均生活在高海拔、大环境缺氧的条件中,它们为什么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产、繁衍?相关研究发现,藏猪体内血红蛋白水平是普通猪血红蛋白水平的2倍,表明藏猪体内携带氧气的载体含量多,通过超量的血红蛋白载体携带氧气来平衡大环境缺氧造成的体内氧差,维持正常的生产、繁衍,保障种属世代进展。
牦牛生存的环境比藏猪更苛刻,牦牛肉呈深红色,表明体内肌红蛋白含量高,具备强大的储存氧气的生理功能,通过超强的储氧功能满足特有种属在特殊环境下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
从藏猪和牦牛的生命现象中我们养猪人要有启发,猪病为什么很多?细菌感染为什么越来越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为什么差?菌株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给猪只使用抗生素预防、治疗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二、无抗养殖禁令产生的背景
1.养殖业为什么使用抗生素
1.1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动物蛋白食品消费持续增长,伴随消费快速增长和制造业不断创新,小规模、散养的传统养殖模式转变升级为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拥挤型的动物农业生产模式。
1.2集约化、高密度饲养环境对猪只健康造成了新的挑战,猪只的行为、习性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抗生素的使用逐渐成为兽医技术的重要保障。
1.3高密度饲养的内环境会导致舍内氧气供应相对不足,应激因素增多,从而使动物机能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改变,抗病力减弱,抗生素使用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病原菌变异速度加快。
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养殖业使用抗生素也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现在欧盟许多国家已经实施禁抗、无抗养殖,中国也必须尽快创新、转型、升级。
2.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所以,使用抗生素的目的主要有两条
2.1促生长作用,提高生长猪的生产性能。
2.2杀菌、抑菌作用,提高种猪的生产效率和猪群的生存质量。
3.对抗生素使用的评价和定位:
3.1不要完全去否定抗生素发挥的积极作用,今天需要科学、客观评价抗生素的利弊。实践证明,再继续使用抗生素保障养殖业发展显然是弊大于利,因此要做养殖技术体系创新和突破。
3.2随着病原菌菌株快速变异、超级细菌出现和耐药菌株大量涌现,抗生素滥用已经威胁到人类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3.3考虑到保护人类健康,中国政府提出无抗养殖的规划,既维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利益,也符合政府管理目标。必须提高行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4.无抗养殖的展望:
无抗养殖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是一个技术体系,受制于中国各地圈舍内环境差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养殖习惯、养殖主体认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制约,无抗养殖必然要逐步经过控抗、减抗、替抗到无抗艰难的技术创新和社会管理参与的渐进过程。
4.1无抗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
4.2无抗养殖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4.2.1科学计算饲养密度、客观降低饲养密度。
4.2.2降低饲养密度将要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成本。
4.2.3科学计算猪舍内氧气供应水平。
4.2.4每头猪昼夜的氧气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由此可见,无抗养猪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改变已有生产管理理念,还需要彻底改变现有产业分工发展模式,提高生产者的市场定价权和合理的利润水平、也需要消费者“慷慨解囊”,为安全和健康提高买单水平,用较高消费水平鼓励生产者安全生产,才能维护养猪业健康发展。
三、当前中国养猪猪舍内环境普遍面临的困难
1.猪舍内环境空气质量国家标
1.1猪舍空气卫生指标GB/T.3—
1.2猪舍通风量与风速指标GB/T.3—
1.3猪只密度GB/T.3—
2.中国猪舍设计建造现状
2.1受到全国各地气候、地理纬度、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猪舍建设只有国家数据标准,但结构造型五花八门,有斜面敞开式自然采光型、有塑料大棚型、有单列和多列全封闭型、有楼房结构型等等,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类型,没有结构造型标准、舍内氧气水平参差不齐。
2.2各类别猪舍的氧气供应设备配套现状
由于养猪发展的历史原因,各类猪舍同时存在,尤其北方封闭型、半现代化型的猪舍很普遍,面临供氧设施设备的加装、改造,受到思想认识和利润的制约,这种结构的猪舍普遍存在常年氧气供应不足的现状,尤其在北方夜间或漫长的寒冷季节,猪舍内缺氧的状况比较突出。
四、缺氧对养猪业和食品安全的危害
1.缺氧的原因
1.1病理性缺氧:主要指呼吸道病菌破坏呼吸道器官,引起氧气循环受阻,比如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菌造成肺炎或肺组织实变,肺泡功能减弱或丧失氧气交换功能引起猪体缺氧,如下图:
1.2环境性缺氧:目前许多猪场没有设计氧气供应系统,仅靠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换气,有些猪场虽然配备有风机,由于型号选择不当或设计不合理导致风机无法正常工作,关键到夜晚或寒冷天气、寒冷季节,猪群密度大,门窗紧闭,猪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氧气缺乏或无法供应,造成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猪只免疫力降低,加重了细菌病、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缺氧的内环境长期循环,始终是引起猪群发病的诱因或病因,尤其寒冷季节圈舍封闭严密使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多,许多养猪人无法认识到氧气供应的重要性,只能靠投入大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导致抗生素滥用、超标使用。
抗生素通过肉食品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内出现抗生素耐药菌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生素通过猪粪、尿进入土壤、水体,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食物链安全。
2.缺氧对猪群的不良影响
实践证明缺氧环境影响猪群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发生代谢不全等生化反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影响到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生产中常见的技术难题与猪舍内不同程度的缺氧均有关系,比如:
2.1母猪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繁殖力下降。如,产程延长、胎盘发育不良、胎盘血管纤细、阻碍胎儿的发育和新陈代谢,仔猪出生活力弱。
2.2保育仔猪、育肥猪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加重,尤其在寒冷季节,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等致病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可以导致仔猪死亡率达10.0%以上,重者达70.0-80.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猪场处理病死猪造成巨大作业压力和环境压力,或者造成僵猪、残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猪场隐形损失剧增。
2.3育肥猪生长速度减慢、耗料量增加,生长期延长,综合成本升高,粮食浪费严重,降低肉食品品质,影响消费者健康。
中国养猪业因缺氧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估计达到上百亿元级别,缺氧模式是困扰养猪业的第一难题和根本因素。使得国家推广、企业实施无抗养猪模式缺乏健康的猪舍内环境条件。
要实施无抗养猪,如果没有标准的氧气内环境,其它技术措施的效果会受到干扰。所以我们先要创造标准的猪舍氧气内环境,科学计算饲养密度和氧气供应量,降低饲养密度,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猪群血红蛋白水平,迅速构建健康养猪的基础环境。另外,这对当前猪场抵抗非洲猪瘟病毒侵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氧气是营养之母!氧气是养猪业的第一营养!
五、创新改造供氧模式的巨大价值
1.成功案例
年9月在甘肃某大型猪场,对传统全封闭型分娩舍进行改造,通过加装变频风机、温控、水帘、进氧管道等设备。利用原有碳炉加温模式,改造成功的分娩舍当轮当舍哺乳仔猪育成率提高到95.2%,比同舍改造前仔猪育成率提高了3.2%,多成活仔猪约10头(32张床产活健仔头,以前育成率92.0%成活头,改造后达95.2%,成活头),仔猪咳嗽、喘气、普通腹泻的个体明显减少(由于没做技术安排,未做准确数据对照,以饲养员、技术员治疗工作量减少的感受总结描述),舍内地面变干燥,臭气明显降低,平时员工治疗仔猪的工作减少、用药量下降,猪群健康程度明显提高,饲养员、技术员非常满意。
2.以生长猪育成率单项指标测算生产和效益潜能
以存栏生产母猪头为例,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主要考虑改造
2.1加装变频负压风机、加装水帘
2.2加装供氧管道及配套设备
2.3加装温度感应器和环控调节器
2.4增加寒季供暖设备、猪舍内配置高精度温度、湿度测定仪
2.5增加制氧设备、配置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测量仪器
按目前一般的生产水平测算,具有极大的经济和健康价值
注:表中猪只价格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
通过上表可以计算出,改造加装供氧、增温系统后,一个万头生产线,仅提高生长猪三个环节育成率一项指标1.0%,哺乳仔猪多活头,价值23.73万元;保育仔猪多活头,价值28.45万元;育肥猪多活头,价值43.25万元,三个车间共救活仔猪、生长猪头,增加销售额95.43元。
减少死亡猪处理(头×7.8kg+×25kg+×kg=.4kg)达16.33吨,为保护环境做出巨大贡献,减少了抗生素使用,减轻公司死猪、废物处理工作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一举多得。
3.改造猪舍内环境供氧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使抗生素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践行国家倡导的减抗、禁抗行动,从源头和根本上为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承担生产者的责任。
3.2提高猪群成活率,增加猪场收入,减少了病死猪处理的企业成本,国家成本,保护环境。
3.3示范、总结出健康养猪新模式,解决困扰中国养猪业多年的难题,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通过实证和测算,创造标准氧气供应内环境、创新养猪新模式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六、结论
无抗养殖时代已经来临,市场红利千载难逢,猪群健康压力山大,非洲猪瘟病毒将长期困扰养猪生产者,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刻不容缓。如何提高猪群的健康度和免疫力?请从创造标准氧气内环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