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创作者春春影娱,专门和大家聊聊好的影视的那些人,那些事。
今天带我7岁儿子来看电影,或许现在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这种电影,当掏出毛爷爷买票时,突然发现自己口味变了,也开始喜欢科幻电影。结束后问他喜欢这步电影吗?他虽然能够说出一些大概,好奇的儿子还是一直问太阳为什么会爆炸,地球为什么要流浪,去了新家园地球就会有家了吗之类的问题,也许这就是科幻片的魅力吧。但是这部电影的想象力真的很牛B。我是服气的,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喜欢的科幻电影。不在于他是那个国家拍的。
电影讲述的是地球科学家发现太阳可能会爆炸出现意外,而地球身在太阳行星中,到那个时候也会突然出现意外。为自我拯救,地球上所有国家组成了联合政府,计划通过地球发动机将地球航出冥王星轨道,寻找太阳系以为的星球,让人类更好的生活延续,然而比邻星最为合适。
流浪地球本身就有很多不在情理之中的地方,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这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倒不如说流浪地球是科普电影也不为过。据科学家说错误判断推动地球的力有多大,以至于把行星发动机各种参数推力都写的十分明了,以至于后来验证时根本无法推动地球。电影也一样,太阳要在50亿年后发生氦闪,重聚变技术到现在还没有理论支撑,发动机推地球只会把地球挤裂,木星刚体洛希极限距离在木星内部等等,太多不合理以至于难以把他归类为硬科幻电影,但这无法影响观众的喜爱。
首先回顾一下电影中的情景。地球要靠木星引力加速,获得足够的速度把地球甩出太阳系。但是也不知道啥没算好,用劲过猛,一头扎向木星,如果距离木星超过洛希极限,地球就得被吸碎了。在他们靠近的过程中,木星会把地球抽离,木星的大气被地球抽离,在地木之间形成了一个气体交换带。根据相关知识可知,在这条交换带上,一定存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氢氧比例处会在范围之内爆炸(电影中说这个区域距离地表公里,对于这个距离我表示呵呵,木星质量远大于地球,这个爆炸区一定是靠近木星的,如果距离地球公里,距离木星一定更近,那么地木距离早就过洛希极限了)。
在这涉及地球存亡的紧急关头,吴京所扮演的宇航员刘培强驾驶着空间站在粒子流当中爆炸,空间站携带的巨大能源弥补了行星发动机的能量不足,最终木星大红斑被成功点燃,产生剧烈的冲击波,这股来自于木星的气体巨浪将地球从木星周围推走,避免了被木星引力撕碎的危险。木星大红斑中的氢可能被点燃吗?木星的气体冲击波真可能将地球推走吗?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两个情形都不太可能发生。
别在被电影里的渲染虎了,就算大气被母性抽走一部分,其间的气体密度也跟着真空差不了太多。更别说地球那点引力能搅过来多少木星周围的氢气,根本达不到燃爆所需的密度,尤其是离地球越近越没多少氢气。而且别忘了木星又不光抽氢气,氧气人家也抽啊。80%的氧气就像王母娘娘之于牛郎织女一样讨厌氢气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就算稍微在木星大气炸了一点点,木地之间近乎真空也没有足够的物质来传递冲击波。
从科学角度讲,木星重力突然变大就已经不可能了,后面的剧情根本就不会有,地球会十分顺利的完成引力弹弓然后飞离太阳系。毕竟上个世纪的人类科技就已经能让旅行者2号连做好几次引力弹弓接力了,更别提电影中那个集体主义专精航天科技树几十年后的年。而且至今为止也从未观测到过某天体重力突然变大的情况。但从电影本身讲,《流浪地球》足够值得推荐。
本文是春春影娱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