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但是有得必有失,相信不少人会发现,社会高速发展伴随着高度城市化、机械化,但人情冷暖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缥缈。
正常生活还好,当你陷入困境,真心诚意为你思考,为你担心,帮你排忧解难的,能有几个?
今天more君与大家重温一部多年前的经典悬疑惊悚片——《活埋》。或许每个人在电影中都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美国公民保罗是一名在伊拉克工作的卡车司机。
某天,他从昏迷中苏醒,发现周围漆黑一片。他借着从身边摸到的打火机看到了周围的环境——他被绑在一个空间狭小的棺材里。
患有焦虑症的保罗十分惊恐,他挣扎、呼救,一切都徒劳无功,周围一片死寂。
他尝试打开棺材,但不管怎么用力,厚实的木板都纹丝不动,他逐渐明白自己已经被深埋地下。多深,位置在哪,在黑暗中的保罗一概不知。
他回忆起意外的开端:在一次正常的运输物资工作中,他们的卡车队伍被不明团伙持枪袭击,保罗被石头击晕,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棺材里。
保罗突然发现身边竟然有一部老式手机。氧气有限,手机电量有限,他必须得以最高效的求救方式为自己赚取一线生机。
他先打给了警方,迫切地希望得到营救,但是不管他怎么表达自己的求生欲,警方始终纠结于“你如何爬进棺材”、“在棺材里怎么打的电话”等无关痛痒的问题,多半以为他在报假警。
他打给妻子琳达,却一直无人接听。
他又打给了FBI,再次阐述了自己遇袭、被活埋的经历,请求他们用GPS对他的位置进行定位,而FBI则纠结于“他们为什么没有开枪打你”,焦躁愤怒的保罗面对FBI的冷漠报之以脏话,而电话那头则冷静地表示:“先生,你不必对我发火。”
保罗打给了自己的公司CRT,接线员不愿负责,将电话转到了人事部主管,而等待他的,又是冷冰冰的语音信箱。
这时,恐怖分子打来了电话,他们不在乎保罗是不是军人,在他们眼中,美国人就等于士兵,他们向保罗索要万美元赎金,并提醒他国务院会掏这笔钱。
保罗并不知道国务院的电话,于是他打给了妻子的朋友唐娜,想让她帮忙网上查询国务院电话,而唐娜的第一反应是:“我正打算去超超市呢。”保罗的语气稍微焦躁一点,唐娜就来了套经典三连:“别TM对我发火”、“你就有”、挂电话。气得保罗破口大骂。最终,他还是冷静下来,问唐娜要了国务院号码。
他打给了国务院。“我们不与恐怖分子谈条件”,那边回答,并强调,“不要联系媒体。”随后,他们将保罗推给了伊拉克人质救援小组。
伊拉克人质救援小组的负责人丹接了电话,丹表示他们正在找保罗的位置。为了稳住他,丹告诉保罗他们曾经救出过几个人质,比如三周前被绑架的学生马克·怀特(MarkWhite),被救后,马克现在或许已经开心返校了。这让保罗松了口气,他将幸存者马克·怀特的名字写在眼前的木板上,成为他期望获救的曙光。
这时,恐怖分子又打来了电话,他们绑架了他的女同事帕梅拉(或情人)并要挟,让保罗拍摄了一则索要赎金的视频。视频最终被恐怖分子发布到了网上,人尽皆知。
不久后,恐怖分子给保罗发了一段视频——帕梅拉被枪决了。
随后,保罗的附近仿佛发生了激烈的轰炸,棺材承受不住剧烈震动,沙子开始漏进来,尽管保罗用布片等东西堵缝隙,但沙子依然在增多,如果持续下去,保罗迟早被沙子淹没窒息而死,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这时,保罗的公司终于来电话了,打电话的是人事部主管,他首先确认保罗没有与媒体谈论过此事,然后,他告诉保罗:“我们查到你与同事帕梅拉有暧昧关系,因此,根据合同,你在被绑架前已经被公司解雇,你受到的任何伤害公司概不负责。”
保罗震惊地难以言语,他无力地说:“是你们派我出这趟任务的。”那边,只是冷冷地回应:“抱歉。”
保罗接到了丹的电话,他从丹那里得知刚才的大震动是军方直升机在轰炸恐怖分子。军方知道保罗在这里,但是,谁在乎呢。丹也不想再欺骗保罗了,他们都放弃了,一切都结束了。
这时,恐怖分子又打来了电话,以保罗妻儿的地址为威胁让他自切手指并录像。保罗护家人心切,忍着剧痛,切掉了手指……
精疲力尽的保罗瘫在棺材里,沙子一点点上升,已经淹了他一半,他放弃了,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冷静地不愿再挣扎。
突然,保罗又接到了丹的电话,丹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们抓到一个叛乱分子,叛乱分子知道一个美国人被埋了,并且给他们引了路,现在他们已经快到了,只要保罗在坚持3分钟就能获救。
绝境逢生,这就是保罗现在的心情,虽然沙子漏的很快,但是坚持3分钟完全没问题,这时,妻子终于也打来了电话,妻子对保罗十分担心,不过好在他马上就能获救,他现在只想获救后立马回家,回到妻儿身边。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丹通过电话告诉保罗,他们已经来到他的位置了,同时,棺材里的沙子已经快满了。
救援队在奋力掘沙,丹不断向保罗直播救援进度:
快了,快了!
快挖到你了,就在你上面!
再快点,再快点!快挖到了!
看见棺材了!
………………
“哦,天啊……”电话里,丹的语气震惊而绝望,“保罗,对不起,这是马克·怀特的棺材,这是活埋马克·怀特的地点,对不起,对不起……”
保罗难以置信,刚才的希望尽成缥缈,获救的不是他,是马克·怀特的尸体,是他以为早就安全获救并重回校园的、被他写在眼前木板上当做希望的马克·怀特。保罗没有时间去品味绝望了,沙子填满了棺材,保罗被淹没了。
影片结束。
more君看过不少以绝望为结尾佳片,但最给我震撼的,一部是《迷雾》,另一部就是《活埋》。
主人公在陷入绝境时,向有关部门,向亲朋好友求救,但有多少人真的关心他的死活呢?
有关部门只在意形象,只要媒体没有曝光,就互相踢皮球;在朋友眼中,逛超市都比他重要;而他为之卖命的公司,从来没有为救自己的员工而努力,反而为了逃避责任,无耻地解雇了他。当一个人的地位无足轻重时,在别人眼里,仿佛永远写着这么一句话:“只要不连累我,你是死是活,跟我有啥关系?”
故事发生在伊拉克,冲突发生在美国,但是这样的人情冷暖,无论在哪里都存在,这也是很多观众在某种程度上从影片中看到自己影子的原因。
每个人身边都有无形的棺材,远不止疾病与贫穷,很多因素束缚着你囚禁着你,你可能会求助亲朋好友,求助社会部门,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最后你会发现,真正关心你死活的,寥寥无几,能把你从棺材中拖出来的,到头来也只能是你自己。同样的,当别人处在棺材中时,我们自己是什么心态,可能自己也无法保证,无事热心肠,有事装瞎子,这样的人群并不小。
“只要不连累我,你是死是活,跟我有啥关系?”这句话看似很残酷,但就是潜伏在现实中的各个角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