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论坛

首页 » 用途 » 用途 » 医疗急救与救护车行业分析2021年
TUhjnbcbe - 2024/9/17 15:50:00

01引言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重症医学中心)是向万人口以上区域提供高水平院前院内急救服务的医疗机构,并承担相应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国家高层次的医疗机构,是省内或全国急救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但是一般也认为院前急救为急救中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的次数逐年上升。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医院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包括就地现场抢救、途中的医疗监护、医院的交接。院前急救具有时间紧迫性、环境不确定性,专业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院前急救是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救护车:救护车在医疗保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具有快速、便捷、应急、安全的特点,尤其在抢险救灾、反恐、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于救护车的需求正在日渐增加,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救护需求。现在,救护车已经经历了从运输型,医院作为唯一责任,到监护型,即实现ICU前移的过渡,但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现其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底层数据、操作手段非常落后、整体功能融合性较差等。如年12月北京一公民被车轧到,医院的路上碰到堵车,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年3月《扬子晚报》报道,著名导演吴天明因救护车被堵在路上,贻误了最佳抢救时机,突然病故;年11月郑州市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救护车医院门口被堵死,延误了病情。通过以上事例可以发现,院前急救至关重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救护的成败。

02急救中心行业现状与发展

1)急救中心行业容量

我国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经过近40年的发展,所有的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都建立了各自的医疗急救中心,并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生命绿色通道。国内急救调控中心坚持“有电话必受理、有呼救必派车”的原则,调度人员针对呼救电话,从最近的站点派出救护车到达现场。

我国的院前急救真正得到重视是始于八十年代初。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急救中心(站)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迅速推动了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EMSS已发展有院前急救、灾害医学、危重病医学、创伤与复苏等。尽管全国院前急救的模式不同,但所履行的功能是一致的,即对危重病人进行现场急救,给予基础的生命支持包括通气、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抗休克库的应用,以及危重病人进行现场急救,使病人的病情缓解、疼痛减轻、并发症减少,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我国急救中心稳步发展中,截至年市场规模达到32亿元,年市场规模增长至34亿元。

随着市场建设越来越规范,急救中心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不断增长,预计到年间突破51.16亿元。同时行业产值规模也将不断增长,预计到年行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0.18亿元。

2)国内有4种院前急救模式

A、依附型:行政部门把急救任医院来管理,院前急医院急诊室承担。人员、车辆、医疗医院负责。

B、指挥型:急救中心负责院前指挥调度,院前现场医院负责的急救网络体系。人员、车辆、医院所有。

C、独立型:急救中心有独立的指挥调度系统及现场专业急救医务人员、车辆、设备等,形成院前急救由急救中心负责,医院负责。

D、综合型:医院分片出诊,医院专科性质划分出诊范围,车辆、医务人员和驾驶人员、医院自行管理和调配。

针对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体系无统一标准,我国需因地制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建构先进的急救模式,推动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3)医疗急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A、正规救护车供应不足

尽管下线的救护车转运公司在各个城市都有不少,但是其市场却并不规范。据了解,医院急救中心只是“就近救急”,不医院转诊、出院任务,而正规救护车转运公司数量少,市场供不应求,也就导致转运市场中滋生了许多“黑车”。这些黑车不仅漫天要价,而且设备简陋、没有专业随车医务人员,给患者的安危与整个医疗市场都带来不小隐患。近年来,全国城市交通的车流、人流数均在不断上升,救护车行驶受堵严重;基本建设速度加快,独居老人增多,对病员的急救、搬运难度也随之增加;同一时段频繁呼叫的情况日益多见,使救护车在某一时段严重供不应求,更多见的是急救反应时间常不能让病家满意;病家不但对反应时间有要求,更对医疗效果和技术装备有高要求,等等一系列问题使院前急救的“难度”不断增加。

B、院前、院内联动管理有待规范

急救中心作为非盈利性行业,其市场竞争是几乎不存在的。急救中心可能偶尔会存在着互相争抢患者的情况,比如由于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或者不同行政级别的急救中心之间的多重覆盖导致的患者争抢现象。不过总体来看,行业基本上不存在竞争的情况。

C、急救车中心网络有待健全

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绝大部分集中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急救中心较少,且相关设备人员配备水平也普遍低于城市地区,整体来看,城市与农村急救中心比例大致为2:1。

4)政策支持

A、《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国家卫健委于年10月发布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解决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存在的不够规范统一、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办法》分6章,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

(a)院前医疗急救的定义。《办法》中的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医院(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b)院前医疗急救的公益性。院前急救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由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c)建立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为统筹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区域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医院内部二次调度,缩短呼叫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办法》要求设立院前医疗急救网络。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按照急救半径和呼叫反应时间,由医院共同组成网络。有条件的地方由急救中心和隶属于急救中心的急救站点组成网络,其他医院组成网络。

(d)关于医疗救护员。目前,我国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主要为医护人员,但由于国家对院前医疗急救投入不足,院前医疗急救任务重、风险高、收入低,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紧缺又急需。为缓解人员紧缺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办法》规定了医疗救护员的相关内容。医疗救护员是当前医学专业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重要补充,应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新职业情况说明的定义,运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

(e)关于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是原卫生部与信息产业部于年确定的院前医疗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

(f)进一步明确执业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急救中心(站)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B、《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

年9月17日,为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保障基本,科学规划、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实效,软硬结合、全面提升。《意见》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a.发展目标:

——地市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及县级市设置急救中心(站)。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10—20公里。

——以地级市为单位,按照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县域人口的%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

——全国急救电话开通率达到%。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3分钟出车率达到95%。院前急救病历书写率达到%。危急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施率达到98%。

——地市级以上急救中心设立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与本级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独立设置的急救中心(站)急救医师数量满足服务需求。

b.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及人才队伍培养

地市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及县级市设置急救中心(站),条件尚不完备的县及县级市依托区域内综合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设置县级急救中心(站)。

有条件的市级急救中心建设急救培训基地,配备必要的培训设施,以满足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急救技能培训需求。

c.加强急救车辆等急救运载工具和装备配置

遵循合理、必须、均衡原则,合理配置急救中心(站)救护车数量,完善不同用途和性能救护车配备。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购置或采取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配备水上、空中急救运载工具。车辆、担架等运载工具及装载的医疗、通讯设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满足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提高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救护车等急救运载工具以及人员着装统一标识,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

d.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急救相关信息管理,健全急救系统监测预警水平。提高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水平,推动院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贯通,推动急救调度信息与电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的信息共享与联动,探索并推广急救呼叫定位,探索居民健康档案与调度平台有效对接,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5)医疗急救中心的发展空间

全国省级行政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个市(其中包括直辖市4个、地级市个,县级市个);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

根据千数网产业数据库预测,年全国医学急救中心数量在个左右,未能全覆盖个市和个县。根据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地市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及县级市均要设置急救中心(站),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全国新增医学急救中心数量不会少于0家。

03急救车行业现状与发展

1)救护车

A、救护车的定义及类型

依据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救护车行业标准》(WS/T-),救护车是用于紧急医疗服务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的机动车辆。具有驾驶室、医疗舱、双向无限通讯装置,以及必要的基本的抢救、抢险、防疫或转运设备。可以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分为如下几类:

a型:普通型。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轻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

b型:抢救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

c型:防护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传染性病人装备的救护车;

d型:特殊用途型。为特殊用途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

B、年前救护车配置情况

我国部分城市及部分国际和地区的救护车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北京急救中心救护车配置为标准5.8万人/辆;如果加上的车辆情况,则北京的救护车配置为4.23万人/辆;年奥运会后,因大量保障奥运会的救护车归属北京急救中心,达到了人/辆,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置标准。但是根据年《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我国其他地区救护车配置严重不足:

(a)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疾控中心以及卫生监督站均配有救护车和专用车,其中省级约10~20辆台),县级约5~10辆。

(b)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配备情况为:东部地区乡镇卫生院配置有救护车,中西部的部分乡镇卫生院有急救车。

(c)社区服务中心救护车配备情况为:东部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配置有救护车,但中西部社区服务中心没有配置救护车。

(d)个急救中心:年以后,国家开展的国债项目按10万人员每辆配备(标准5万人/辆),县级急救医院设急救中心,按每10万人/辆的标准配备。

C、我国救护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a)标准制定存在较多问题

现《救护车行业标准》为年制定,随着工业及信息新技术的发展,该标准已明显落后。此外,行业存在救护车产品及使用标准存在多头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未得到重视、标准技术内容未全面体现产品技术发展、跟踪先进国家标准法规不及时的情况。

(b)国内救护车行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在民用领域,国内尚无一家专业的救护车或医用车专门研究机构(院、所),国内医用车行业唯一做到的是按产品要求进行改装,形成了产品型号单一、生产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造型不新颖以及低质低价、利润微薄的现象,加上缺乏专业化的高级设计人才,新技术新发明在产品上的应用根本无从谈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救护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救护车行业研究的不足又直接制约了救护车发展。

2)我国救护车市场现状

A、销量

-年,国内救护车市场整体走势为“倒V字型”,略有波动、但整体趋稳,年销量分别为辆、辆和辆,三年平均辆,大致可认为国内每年新增救护车在7千辆级别。在5字头轻客类专用车中,救护车三年占比分别为6.6%、7.9%和7.7%。

B、厂商情况

-年实现救护车销售的有73家车企,其中:累计销售千辆以上的有5家,合计份额54.2%,刚过半数水平,即便是领先的江铃改装、北汽福田也只有15%左右的占比,尚未形成垄断态势。-0辆的12家,-辆以上的15家,属于救护车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搅局者”,合计份额41.4%。百辆以下的41家,其中销售个位数的19家,一些企业只处于样车申报公告的阶段,尚未形成批量销售规模,合计占比只有4.4%。

总体来看,与多年前一样,救护车行业依然呈现“头部集中、尾部较长”的分散竞争态势,虽然已颁布了多项行业规定,但多年前行业诟病的“品牌和车型繁复”、“有规模但没有市场优势”这些顽疾依然没有得到本质更改。除了几大传统轻客整车生产企业,更多的还是民用改装厂在参与市场竞争,加之一些地方的救护车采购行为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依然能够凭借地方订单就“养活”一些改装厂,这也是救护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集中体现。

C、我国救护车市场需求分析

截至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6万个。与年10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个,其中:医院增加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个。医院救护车需求逐步放大。

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急救中心发展目标,未来十年医疗急救中心(站)数量持续增长,将为救护车行业提供广阔市场。

从救护车使用更换周期上,我国台湾地区为5年,香港为8年,大陆的使用年限为10年。若按正常使用7~8年更换,更换周期将被缩短,对救护车需求数量会更大。若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也按照要求配置救护车,又由于西部地区救护车配置严重不足,这将导致全国救护车市场需求量剧增。

D、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要求

a、普通转运型急救车:主要负责恢复期病人的转运、复查等。车内备有担架车,为患者提供方便服务。

b、普通型急救车:主要负责一般病人的转运、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等。车内医疗舱应配置管道供氧装置,12伏、伏不间断供电系统,备有急救箱(一般常用急救器械和各种急救药品)、心电图机、氧气瓶等,并可根据病情需要随车携带除颤器、监护仪、电动吸引器、血糖仪等急救设备。

c、重症型急救车:用于危重症患者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安全转运。需配备较普通急救车更全面的急救设施、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配备有除颤起博器、气管插管装置、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自动上车担架、铲式担架、上楼担架椅、负压真空担架、负压真空夹板、颈托等,类似一间流动的监护室或ICU病房。

d、医疗急救指挥车:指挥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时移动指挥场所,主要为亲临现场的领导提供指挥调度和研究处理决策的技术环境。指挥车分为六大功能子系统,分别为图象采集系统;显示、存储和控制系统;数据及视频传输系统;通讯指挥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系统。

e、医疗急救增援车:救护车执行院前急救任务时往往是单独作战,遇不能移动的重症患者或伤、病人数较多时需要有经验的主任医师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和指挥。医疗急救增援车采用车体小、灵活方便、后备箱较大的车型,可由医师自己开往现场。

f、应急物资保障车:为应对突发应急救援任务的现场救治,与国际接轨,应配备应急物资保障车1辆。车身选用货车底盘,配备供电系统、现场照明和广播系统、铲式担架和软担架、急救包和急救箱、脊椎板和负压夹板、倒车系统、充气式帐篷、救援剪切设备等。

E、智慧急救系统赋能救护车销售

在5G万物互联的时代,救护车不仅要搭载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智慧急救系统也应该成为救护车的标配,为救护车提供标准化的互联网接口,更好地支撑医疗急救行业的发展。

a、自动选择行驶路径。该系统能根据病人病情紧急程度、道医院特色专长等要素自动选择车辆行驶路径,实现车辆精准调配,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c、联动院前与院内急救系统,填补院前急救数据处理空白。病人上急救车时,生命体征可能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传统急救流程无法收集这一阶段的医疗数据。在5G条件下,原始医疗数据可以即时存储、分析和归档。

d、搭载急诊急救AI模块。5G急救车上搭载AI急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从而实现对包括影像、检查等多种数据的综合精准分析,实现智能分诊和精准辅助决策,进一步提高急危重患者的存活率。

e、院前在线完成电子病历,节省院内问诊时间,保障黄金急救时间。电子病历系统是智能型救护车院前急救的重要数据基础,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院前与院内联动。

04救护车的销售及运营模式

1)医院、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的直接销售

2)厂商融资租赁模式

3)经营租赁模式

作者邮箱:dezhiyao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疗急救与救护车行业分析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