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物」专栏北大新青年收录于合集#「人物」专栏15个
很少有一门课,像护理专业的操作课一样,对学生的形象、穿戴要求如此严格。“头花、标牌乱了都不行,必须退出教室,穿戴好再进来。”
这种严格,将由外而内地渗入学业乃至职业习惯。“当通过深静脉置管为患者注射药物时,如果不先回抽检查管路情况,可能让病人出现血栓,危及患者生命。”
“老师们总说,做护理的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不管有没有人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级硕士生王梦琪把玄而又玄的“气质”概括为严谨、慎独。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透过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同学们的视角,我们走近和了解一份神圣。
护理的气质
所有人身穿洁白的护士服,在会议中心的礼堂里,攥紧右拳,庄严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典礼上的南丁格尔誓言宣誓仪式,护理专业级硕士生王文玉记忆犹新。
照顾者,管理者,教育者,病人权益保护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示范者,咨询者,研究者,改革者和创业者。教科书这样阐释护士和护理工作。
医院老师指导下进行护理操作
王玉洁至今记得,一次临床见习的经历。
一位患者胃出血,鲜血从口中大量涌出,医生护士进进出出,准备各项急救措施。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王玉洁呆在原地。
度过危险期后,带教老师安排玉洁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老师看她半天没上前,笑着安慰:“姑娘肯定是被吓到了”,自己去测量了病人的生命体征。
在医院手术室进行临床见习
高仿真模拟人(Simman)情景模拟教学实训,级本科生赵舸争对此印象深刻。课上,老师设置病例,同学们用除颤仪、吸痰装置等医疗器械,一步一步对形态逼真的模拟人进行护理。
这些模拟人有心跳、呼吸、脉搏,甚至可以发出声音与护士交流。通过计算机控制,它们在不同的操作下,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外科护理学情景模拟课
赵舸争曾面对过一个被设置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由于操作失误,模拟人的心率瞬间化为一条平直的线,心电检测仪显示出大大的数字0。
模拟人的心脏骤停,让赵舸争诚惶诚恐,“一定要把专业课的基础夯实,才不会在真正的临床护理中出现这样的情况。”
时年大四的王文玉、黎秋宏和于淼,代表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参加年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邀请赛。在这项赛事中,参赛者既要对标准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健康评估和临床案例分析,还要快速、准确地进行多项临床护理操作。
三个女孩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备赛集训,各科室临床护士干净利落的动作示范,让她们看到了标准所在。
三个女孩和老师们在邀请赛的闭幕式上
也是在一次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如数家珍地讲述了胰腺炎的病因、表现以及处理方式,这让护理学院级硕士生邹子秋铭记,“要想引领护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就不能只会执行医嘱,更要明白疾病和医嘱背后的原理。”
共情的禀赋
在儿科病房,给宝宝换液。伸出手指逗逗她,宝宝突然报以双手,握住伸出的一根手指。
在ICU病房,老人戴着氧气面罩,痛苦又平静,与医护久久对视。
大学第四年的实习,从妇产科到儿科,从大内科到大外科,从急诊到ICU,再到安宁病房和社区。级博士研究生靳帅说,护士守护健康、呵护生命的工作,贯穿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过程。
共情是护理人的禀赋。
邹子秋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时候病床响铃,并不是病人真的哪里不舒服,可能只是想有人过去看一看。
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患者,可能更需要护士的帮助。“接受检查的时候他们还会说,孩子,要牢记为人民服务,我女儿刚工作的时候也像你这样”。
“手轻”是对级博士研究生王玉洁的一种褒奖。她回想课上学到的无痛注射技术,将针头刺入患者的皮肤。技术的要点是控制力度,缓慢推药。“今天的药打得一点也不疼,你的手真轻!”,癌症患者如此夸奖,王玉洁开心极了。
每隔四小时,于淼给患者穿好压力护套,按摩腿部肌肉半小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这样的事情,周而复始,持续了十四天。每一次,患者都忍着伤口的疼痛,主动抬起自己的双腿,不停地对她说“谢谢”。这是一种双向的温暖。
于淼与护理学院纪念牌的合影
当共情的禀赋溢出病房,它就成为对更广阔人群、更一般性事务的关照。
新冠疫情中,护理学院师生曾参与撰写一份面向残疾人照护人员、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应用指导手册。彼时,更多被